CN
EN

蒋方舟妈妈尚爱兰“回归本行”带来不一样的《作文课》

发布时间:2019-11-03来源:新浪读书作者:



“今天作文写什么?”每个小学家长都会受到孩子的灵魂拷问。

你是怎么回答孩子的呢?出去旅游了就写景点,在家呆着就写干家务,春天写春暖花开,秋天写果实飘香……这些“好写”,却往往不是好作文需要的。看似简单的作文,难倒了孩子,愁坏了家长。孩子不知道写什么、怎么写,家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辅导。

为什么小学生作文的套路千篇一律?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?好作文到底什么样?

知名作家蒋方舟的妈妈尚爱兰,结合培养女儿的心得,总结30年一线语文教学经验,为7—12岁孩子精心撰写了一本作文指导书《作文课》。注重满足语文课堂教育目标的同时,更力图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,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潜力与才华。

因为有蒋方舟这个“少年成名”的成功案例,尚爱兰这个语文教师的《作文课》明显更令人有所期待,11月3日下午,尚爱兰携新作《作文课》做客单向空间爱琴海店,与著名作家阎连科、女儿蒋方舟、北京市西城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美俊一起,探讨写作的奥秘,揭开作文的真相。而在现场,母女同台、甚至彼此不服、“互怼”抢话的情景,引起到场读者的一阵阵笑声。


蒋方舟:我妈在我心中一直是无所不能的

网上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故事:1999年秋天,榕树下举办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大赛,请来王安忆、贾平凹、余华、阿城和王朔做评委,声势浩大。那一届最佳小说奖得主是尚爱兰,奖品之一是带家属游千岛湖。游玩当天,尚爱兰的女儿异常活泼,拿着弹弓一路蹦跳。作家们凑过去逗她:你叫什么名字?小姑娘把头一扭:蒋方舟。

蒋方舟7岁开始写作,9岁出版第一本书,16岁当选中国少年作协主席,20岁获人民文学奖,23岁就任《新周刊》副主编。一系列成功的背后,离不开妈妈尚爱兰的教导和鼓励。

6岁的蒋方舟见到好久没见面的表哥表姐,感觉格外亲热,但表哥表姐却撇下小妹妹单独去玩。蒋方舟当时委屈得直掉泪,她找来纸笔,写下自己的第一篇文章,表达对哥哥姐姐“抛弃”自己的不满。

这篇400字的小文,蒋方舟写了整整8小时。当时天气很热,中间也没有吃饭,但尚爱兰坚决不替女儿想一句话,不替她写一个字。最重要的是,她不许女儿用拼音代替生字——在新近出版的《作文课》中,尚爱兰依然坚持这一观点。

当年尚爱兰培养女儿写作的那些观点,与她指导学生写作文是一以贯之的,她也把这些都写进了新书里:不要在什么都没教会孩子之前,先教会他畏惧字数;找到了“写什么”,“怎么写”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;好好地写写个人经验,比任何华丽丽的辞藻都要有效……

据蒋方舟回忆,她小时候写作文都会放一本字典在身边,通过这种方法,她渐渐把汉字认齐了,也锻炼了专注力和毅力,还建立了很好的语感。

尚爱兰鼓励女儿多看成人书籍,她给女儿选的第一本书是三毛的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。身为作家,又做过多年语文老师,尚爱兰认为“什么书都可以看,就是不能看作文选”,“所谓优秀作文,大都是按模式化的方法训练出来的,对孩子写作没什么好处。”

尚爱兰说,让蒋方舟在三年级前开始写作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怕她受到“正规”作文训练后,一些模式化的作文思路被固化到脑子里牢牢生根。

尚爱兰是一位语文教师,也是一位小说作家。现在,她还热衷于剪纸艺术创作、画插画、写新书。蒋方舟说:“我错过了她的最盛年,却参与了她五十岁之后的再次成长,我们又成为同时航行的船,两艘船有时近得可以抓住对方,我们时而望向彼此,在大多数时候,却只是应付各自的波浪与狂风,擦肩而过的时候,在内心向对方挥手示意。”

尚爱兰对女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蒋方舟曾这样评价母亲:“我妈在我心中一直是无所不能的”,“她是塑我成型的人”。


从应试作文到作文的素质教育

尚爱兰曾在语文教学一线任教30余年,业余时间经常辅导小学生写作文。尚爱兰老师倡导健康的作文理念,观察不同孩子的不同状态对症下药,直击小学生作文痛点、难点。退休以后,尚老师系统整理了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,针对小学生写作专门撰写了一本《作文课》,分享从作文理念到写作方法的实用干货,用丰富的真实教学案例揭开作文的真相。

作为教师,尚爱兰最清楚语文课程的教育要求,但她也力图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,为孩子们提供关于作文的素质教育。

尚爱兰认为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、局限于课堂要求。她指出:语文教学不重视介绍作家,因为应试不会考作家的经历。作家对于学生来说,只是个名字,课本上可能连头像都没有,学生怎么可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呢?找到了应试教育中的具体问题,尚老师便会通过各种方式,在教学中尽量为孩子们提供解决方案。

“我自己教书多年后,才敢有点自由,腾出大块的时间介绍作家。一方面是我觉得伟大的作家不只留下了作品,还留下了他的人。”

尚爱兰在《作文课》的序言中写道:“作家和语文老师,我刚好两者都沾一点。好处是我提出的都是实用的、可操作性的、不僵化的方法,一些经验都是我多年积累所得,并不断复制,不断完善,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。另外我不会带偏,小孩子尽管和作家有差距,但写作的基本原理还是一致的……如果我知道一点点作文的秘密,那就说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。”

比如,面对最常见的作文题《我的妈妈》应该怎么写?尚爱兰提出,“应该避免把妈妈写成家政人员。”

大部分的小朋友在写妈妈的时候,都会写做饭、洗衣服、照顾生病的自己。但家长和老师在指导的时候应该意识到,“妈妈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肯定有孩子不具备的能力,可以言传身教的事情。这样就可以把妈妈在作文中的形象从‘家政人员’中拔出来,也区别于‘妈妈付出,孩子报恩’的传统思路。用‘付出’和‘报恩’维系的亲情关系,绝不是妈妈无私付出的本意。”

再比如,小学生学写作文一般都会从“看图写话”开始。尚老师对那些绘制潦草、内容过时的图片非常反感,她认为好的图片本身就应该是特别好的文章,既能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,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审美能力。

从这一观点出发,尚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独辟蹊径,经常让学生“看经典绘本写话”、“看奥斯卡短片写话”。在书中提到了许多看电影、动画片写作文的案例,还附上了学生习作。有的时候,孩子的视角反而会给大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
有读者在网上留言:“这种太难得了,我记得小时候的作文教程都很程式化,那时还没啥写作意识,很容易就写成没有生气的流水账八股文。到后来稍微回过味儿来已经有点晚,怎么写好还是得从小抓起。”


这本《作文课》值得亲子共读

值得一提的是,《作文课》的腰封上写着:阎连科、周国平、刘瑜、邢立达诚挚推荐。这本书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,让这些大家如此赞赏呢?

11月3日下午,尚爱兰与著名作家阎连科、女儿蒋方舟、北京市西城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美俊一起,做客单向空间·北京爱琴海店,与学生、家长一同探讨写作的奥秘,揭开作文的真相。

蒋方舟说:“有很多家长觉得辅导小朋友写作文就是扔给他们作文范文书,我觉得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。我小时候读《金瓶梅》和《废都》我妈都不管,唯一撕过的书是《小学生作文精选》。”

尚爱兰说:“有些老师同学对流水账有误解,对此严加打击和贬斥。所以现在的作文有种不好的倾向,就是放弃记录生活,放弃平易的语言,转而去寻找美词妙句,去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。”

曾获卡夫卡文学奖、鲁迅文学奖等多项大奖的阎连科,从作家的角度出发,风趣地说明了文学创作与小学生作文之间的异同。他说:“这本书里面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琢磨,第一点独特之处是告诉你不要怎么写,这是在其他作文书里面很少听到的。第二,作文是非常独特的、适应应试教育的文体,作文写得好并不一定成为作家,它是脱节的。如何让我们的写作、我们的作文,能够真正能成为日后更诗意生活的一个台阶,我觉得尚爱兰完成了这样一个东西。”

杨美俊多年从事课程改革工作,她指出:“2017年新的课标是颠覆性的,现在强调亲自阅读,那么读什么?怎么读?阅读的背后是什么?我们可以从尚爱兰的书里看到许多线索。”“这本书是一股清流,现在市面上没有营养的作文书很多,但从尚老师的《作文课》里面可以看到的是思维不是技巧,这就是这本书跟别的书的区别。”“这本书不会告诉你如何去写、怎么去写,尚老师给你点燃了心中丰富情感的小火苗,可以想象事物可以从这个角度阐发,事物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情感,这是最重要的环节。”

小学生作文看上去很简单,但家长却并不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。蒋方舟表示:“这本书并不是讲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作家,而是非常务实地指导7-12岁的孩子面对的作文难题。”

“生活中的我妈非常害羞和瞻前顾后,但这本书中的我妈是一个坚定而睿智的老师,对于作文教学,有一种说一不二的笃定。”

文章推荐

康夫、刘毛宁、靳锦 | 漫谈城市文明中消失的精怪
8月19日,作家康夫携新作《朝阳南路精怪故事集》来到北京中信书店,与刘毛宁、靳锦展开对谈。三位嘉宾与读者一起

“耳朵的需求一直都在” 有声书的前世今生
近两年,随着越来越多出版机构进入有声书市场,《活着》《围城》《百年孤独》等文学经典也陆续有声化。喜马拉雅报告

Children’s Books in China 2020: Thinkingdom Children’s Books
At Thinkingdom Children’s Books, publishing a title—b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