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枝裕和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出版
11月25日下午,“是枝裕和的另一种成长”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分享会在PageOne三里屯书店举办。
作为亚洲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、第71届戛纳金棕榈奖得主,是枝裕和在中国的人气如日中天。这样的是枝裕和,在拍电影时思考着什么?从默默无名的纪录片导演到世界瞩目的电影大师,他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?著名学者止庵与知名编剧、影评人史航,共读由新经典文化推出的是枝裕和自传性随笔集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,分享他在荣光背后不为人知的“成长故事”。
成长贯穿于生命的每一个波峰波谷
与新经典文化此前推出的散文集《有如走路的速度》和小说《下一站,天国》不同,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是是枝裕和的首部自传性作品,也是迄今为止最具分量的文字代表作。他在8年的时光中,一边拍电影,一边写下20万真挚的文字,深度回顾30余年创作生涯,讲述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、缘起与理念,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,坦承对世界和人生独一无二的看法。
通过两位嘉宾的细致分享,我们才有缘得知,是枝裕和初入电影行业的时候,曾因筹措不到资金,只好硬着头皮赊了五千万日元来拍摄处女作《幻之光》。《无人知晓》虽然让14岁的柳乐优弥获封最年轻戛纳影帝,但从企划到上映足足耗费15年时间,其间几度搁浅。《步履不停》让他收获世界观众的喜爱,但那时他却面临电影生涯最大的危机,差点中断电影之路。
是枝裕和的导演之路并不是一路躺赢,更不是“爱拼才会赢”。他也只是一个平凡人,和我们每个人一样,最初对未来感到迷茫,慢慢进行各种尝试,在不断碰壁中等待机会。他的经历给人深刻的启迪:成长本身就贯穿于生命的波峰波谷中,每一次的峰回路转,都引领我们发现新的风景。
在是枝裕和的文字中,获得安定的力量
2018年8月,是枝裕和的作品《小偷家族》首度在中国院线公映,最终票房逼近1亿,刷新日本电影在华票房纪录。作为是枝裕和的资深影迷,史航与止庵两位嘉宾在现场分享了他们观看《小偷家族》及过往作品的感受,共同梳理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中,是枝裕和对自己执导的各部作品的看法与反思。
两位嘉宾一致认为,是枝裕和目前获得的嘉奖和盛名,是他本来就会到达的高度。他传承并突破了日本电影传统,如止庵所言:“作为日本电影的中坚力量,是枝裕和在日本电影史上已经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。”
身为编剧,史航大为赞赏是枝裕和的编剧能力,他多次在社会新闻中抓住闪光之处,改编出《无人知晓》《如父如子》《小偷家族》等经典影片。作为作家,止庵十分钦佩是枝裕和能在家庭电影门类中不断深耕,以现实主义的眼光,一次次在家庭与社会两个主题中游刃有余地讲述新的故事,而从他的这本自传性随笔中也可感受到,是枝裕和对于社会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仅仅看他电影给我们的印象。。
是枝裕和在言及本书的创作缘起时,谦虚地说“受人邀请,一不小心就出版了这本书”。但两位嘉宾认为,这些文字绝不是导演是枝裕和的副产品,而是作家是枝裕和的杰出作品。在观赏电影之外,阅读是枝裕和的文字极具价值。是枝裕和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,所以他对于文学本身有特殊的爱好,他将自己的电影写成书,书中会有很多电影上无法拍出来的内容。止庵认为,“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对于了解是枝裕和非常重要,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必要。但也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是枝裕和,这本书对中国的电影人、爱好电影的编剧、导演和电影人来说,真是一本必读书。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一个人如何脚踏实地、一步一步到今天的故事,而且他始终有一个信念,这个信念其实更多的是‘舍’而不是‘取’”
从书中不难看出,是枝裕和是一位步履不停、思考不止的导演,《距离》《步履不停》《比海更深》《如父如子》等,都是他对不同阶段人生困境的反思与总结。这种思想的深度,赋予了影片与心灵鸡汤截然不同的内涵与力量,也是作品值得反复回味的原因。
在创作之外,两位嘉宾认为,是枝裕和的人生态度更加令人惊叹。日本的电影分账制度对创作者来说非常严苛,院线与电影投资方占绝对优势。但在这种情形下,是枝裕和依然坚持在拍电影之余,去拍更不赚钱的纪录片,不被资本裹挟,也不被外在的光鲜左右。
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,是枝裕和始终以走路的速度前行,不疾不徐,步履不停。在分享会的最后,两位嘉宾真诚地建议到场的观众及所有读者,不妨在观影之余,静心阅读他这部《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》,接近、吸收和强化这份安定的力量,拥抱属于自己的“另一种成长”。